核心提示
随着世遗泉州热度进一步提高 ,这个暑期,大量游客涌进古城 。天气炎热,清凉解暑的小吃、甜品 ,蓝莓外汇交易平台推荐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治愈”系食谱 。
相比其他地方千篇一律的奶茶、饮料 ,泉州的大街小巷有各式各样、独具特色的消暑小吃 ,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平价实惠 ,散发着浓浓的“古早”味 。来泉州 ,记得品尝这些美食 。
四果汤
对泉州人来说,没有四果汤的夏天是不完整的,街头的摊贩 、转角的蓝莓外汇平台怎么代理老字号前 ,都是排着队购买的人。泉州四果汤可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其顾名思义就是搭配4种食材的甜汤 ,其中石花膏一般是必选食材,还可以随意搭配自己喜欢的食材 ,如哈密瓜、西瓜等时令水果,芋圆、地瓜圆等手工小吃 ,芋泥 、红豆、绿豆 、BBMarkets外汇平台红薯 、薏米等也都是常见的配料。如今的四果汤店 ,配料一般多达20多种,顾客可根据喜好增减。
新鲜的水果,软糯Q弹的手工芋圆,绵密细腻的芋泥 ,清凉解暑的烧仙草,晶莹剔透的石花膏 ,最后加入蜂蜜冰水……多种配料在舌尖相互碰撞 ,清凉冰爽 ,一碗四果汤下肚后,瞬间灭掉一身的火气 ,让人心情格外舒爽 。酷热的午后可以来一碗 ,临睡前也可以来一碗当夜宵 。
石花膏
石花膏是泉州特色小吃 ,也是四果汤的主要成员之一 。石花膏的制作技艺在泉州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原料石花菜是生长在台湾海峡中潮或低潮带礁石上的一种食用海藻。先将石花草洗干净,大锅文火熬煮,反复搅拌,直至石花浆变得黏稠 ,将其过滤出浆液 ,待冷却后浆液会凝固成透明的、富有弹性的石花膏状。店家会拿一把类似刨刀的软件,麻利地在固体状石花膏块上刮 ,众汇外汇把石花膏刮成均匀的细条盛在碗里 。石花膏味道对比淡,一般会加入蜜水调味,可单独吃,也可加入其他水果 、椰果等 。
仙草蜜
“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仙草蜜是闽南和台湾地区的经典甜品。在泉州,很多主妇都会做仙草冻,泉州的大街小巷会有许多阿婆摆摊 ,卖自家熬的烧仙草。仙草蜜的做法并不复杂,将仙草阴干后加水熬煮,直至胶质完全凝固,冷却后形成褐色冻状的食品,要吃的时候可以用刀轻轻切块 ,切成小块 ,调入蜜水,也可加入水果、芋圆等,变成四果汤 。一碗冰冰凉凉的仙草冻下肚 ,五脏六腑的闷热都被扫空了。
土笋冻
很多外地的朋友第一眼看到土笋冻 ,内心是拒绝的,但是如果你鼓起勇气给它一个机会,会还你一份惊艳 。土笋冻没有笋,里面的“笋”其实是一种海虫 ,经过熬煮,虫体所含的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凝结成晶莹剔透的冻。口感清甜 ,味美甘鲜 ,尤其是搭配上蒜蓉陈醋后,更是回味无穷。
豆花
炎热的季节 ,泉州街头卖豆花的小摊就会多起来 ,一碗水嫩嫩的冰豆花,吃完后暑气消散一空 。加入蜜水、黑糖或者红豆等 ,深吸一口气 ,整碗豆花不一会儿就滑进肚子,唇齿间还残留着清甜的豆香,整个人瞬间觉得很爽快。
芒果蘸酱油
每年夏至过后,泉州的街头卖芒果 、削芒果的小摊就多了 ,对于泉州人来说,芒果蘸酱油才是吃芒果的正确进入方法。对许多外地人来说,这似乎是“黑暗料理” ,其实 ,如果你放下偏见试一试,也许会很“上头”。据说,这一吃法出自鲤城桂坛巷,是由清代名医吴亦飞发明的,后来渐渐成为泉州本地的一种特色吃法。芒果蘸酱油用的芒果颇有讲究 ,以泉州的本地芒果为佳 ,因为本地芒果甜中带点轻微的酸涩味,搭配上酱油的咸香,可以很好地掩盖芒果的涩 ,酸味被中和得很美妙 ,而甜味更加突出 ,香味更加浓厚 ,两种味道递进撞击味蕾 ,又渐渐完美融合。
菜头酸/杨桃水
在泉州,“菜头”指的是白萝卜,菜头酸口感酸酸甜甜 ,清脆可口 ,冰凉败火 。菜头酸和杨桃水 ,是泉州“古早”味小吃,早年闽南乡间很多人家都会做菜头酸给小孩当零食,在老一辈泉州人儿时的记忆中,牙疼的时候要喝菜头酸水,喉咙痛的时候要喝杨桃水。菜头酸的主料为萝卜 、白醋、糖,将萝卜切片 ,稍微腌渍去掉苦水 ,再加入适量的盐和糖就成了,杨桃水的主料为杨桃,做法和菜头酸类似 。这两样是泉州人的降火“神器”。
绿豆汤
绿豆汤是许多闽南人家七八月常见的食谱,没有胃口时,主妇会熬上一锅绿豆汤 ,全家人一起解解暑。洛江区罗溪镇后溪村的绿豆汤十分有名 ,以绿豆和水作为主要食材 ,绿豆先用井水多次洗净去土 ,再上竹编蒸笼 ,用柴火灶柴火慢蒸一个小时,这样蒸出来的绿豆软糯绵密,加上冰镇过的凉白开,已作泥状的绿豆泥留下满嘴的绵密,汤头清爽宜人 ,是清热解毒 、祛火消暑的佳品。
白粬
白粬是永春旧有特产,闽南话叫“白壳” ,在永春与榜舍龟、麻枣 、橘红糕、金橘齐名 ,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白粬是圆形,质地洁白 ,大小形状类似银圆 ,故又称“白银” 。白粬做工考究,全部流程除磨浆外都只能是手工制作 ,制作流程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十道工序才可以制成 。白粬煮食便捷,通道滑嫩,甜咸随意,风味独特,清凉解渴,是解暑的好食品 。(泉州晚报记者 黄宝阳)